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皖北陆氏历史名人】陆怀恩传

[复制链接]

23

主题

0

回帖

8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0
发表于 2025-8-7 10: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宣城
陆怀恩 (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人),建字辈,陆氏76世,利辛县旧城镇新建村陆楼庄人。
陆怀恩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8岁时,他开始在本庄的私塾读书,然而四年后便选择了退学。不同于一般孩童的文静,陆怀恩自小便对舞枪弄棒充满热情。家人看出他的这份热爱与天赋,便将他送至蒙城探花府(武探花陆凤翔府邸)习武深造。在习武的日子里,陆怀恩虚心求教,刻苦锻炼,四年时光转瞬即逝,他已练得一身精湛武功,体格也变得异常壮硕。
咸丰年间,怀揣着满腔热血与一身武艺,陆怀恩投军至颍州府,成为了一名捕快。彼时,颍州府正被一飞贼孙蛟搅得鸡犬不宁。孙蛟连续作案,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尽管官府多次派遣兵力捉拿,却始终未能将其绳之以法,此案甚至惊动了朝廷。陆怀恩得知此案后,主动请缨,誓要捉拿飞贼归案。他细心研究飞贼的活动规律,精心制订捉拿方案,仅用了半月时间,便成功擒获了这位让朝廷头疼了12年的飞贼孙蛟。
陆怀恩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很快便得到了朝廷的提拔,先是成为颍州府的官员,后又调任江苏怀庆府府官。在怀庆府任职两年后,因山西社会动乱频发,几任督军相继被暗杀,朝廷又紧急调陆怀恩前往太原府担任督军。他在任12年间,太原府治安稳定,太平无事。之后,陆怀恩又被调往北京,升任武官之职。
清光绪二十六年(此处原稿有误,应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日,陆怀恩带领卫队巡察时,亲眼目睹了两个洋人正在残害中国百姓。他义愤填膺,当即命令部下将这两个洋鬼子击毙,为百姓雪了仇,解了恨。然而,此事很快便被洋人得知,他们逼迫清政府惩治陆怀恩。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念及陆怀恩的战功,暗中劝他回老家暂避风头。
陆怀恩秘密返回乡里后,开始广置田产,建造楼房。他还出资在本庄挖掘了两道围壕,修建了高大坚实的寨门,并建了一座林壁庙以祈求平安。然而,尽管已远离朝堂,洋人却仍对陆怀恩恨之入骨,必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他们不断向朝廷施压,迫使朝廷传旨让陆怀恩进京。
性格刚烈的陆怀恩深知,此次进京必是凶多吉少,厄运难逃。在悲愤交加之中,他选择了吞金自杀,饮恨黄泉。陆怀恩被葬在陆楼庄南500米处,其宗亲为他立了碑以作纪念。然而,岁月流转,又历经时代动乱,墓碑最终还是被毁坏。
陆怀恩的一生,是英勇无畏的一生,是守护家国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与勇敢,责任与担当。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挺身而出,不畏强敌,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英勇奋斗。陆怀恩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永存,成为我们陆氏家人心中永远的丰碑,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字辈故事猜想:族传怀恩先辈十二岁入蒙城探花府习武,四年间颖悟勤劬,表现出色,应深得陆凤翔将军和家人喜欢。古时男子成年方取学名,幼年只呼乳名。离府之际怀恩先辈十六岁,因此我们猜想“怀恩”之名应该由探花府所取——探花府字派:“海士志良凤怀长”,字派上看,陆凤翔将军比陆怀恩先辈长一辈;皖北陆氏各支辈分清晰,即使不同分支,也是不会乱辈的;探花府为怀恩先辈取名,一定是根据他属于“建”字辈而对应取名的。以上猜想虽未验证,然两支陆氏字辈不乏有互用字辈的先例,比如凤翔公五世孙、抗日书画名家陆悦欣。这也足见皖北陆氏各分支存在字辈通用的现象,恰如枝叶同根之族谊,体现了不同分支的皖北陆氏亲如一家人的历史传统。
供稿:陆兆华    编辑:陆武    审核:陆伟


华夏家谱网论坛免责声明
1、华夏家谱论坛是一个公开、公平的网络交流平台,所有版块均为交互式平台,全部信息均由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2、由网友发布在本站的原创内容,本站保留收集,归档整理及在社区自有网站和自有印刷品上发布的权利。如需转载请注明本站原发,并征得原作者同意。 3、如果在本站发现有网友转载作品侵害了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们并提供依据,我们将及时将您的作品移除。 4、因不可抗力或不能控制的原因(含系统升级和维护)而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数据丢失或其他缺陷。但华夏家谱技术人员承诺将竭尽所能减少因此而给您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您使用出现在华夏家谱的外部链接、QQ群号、QQ等信息,参加其他用户个人组织的活动或与其他用户进行个人交易并由此发生纠纷和其他伤害的。 6、涉及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凡在本站出于攻击目的发布他人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照片的行为,本站管理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内清理并备案。如果您发现由于管理人员的疏漏没有处理,可联系任何在线的版主或管理人员。 7、本站对发表内容除了法律限制外,另有自已的规定,详情可参见社区条款版块。对于和华夏家谱论坛理念不合的内容,我们保留不预告删除的权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家谱网论坛 ( 皖ICP备2025087887号-1 )

GMT+8, 2025-9-9 20:35 , Processed in 0.0804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