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退休副厅京官回老家续族谱,族长:很多年前你就被除名了

退休副厅京官回老家续族谱,族长:很多年前你就被除名了

发布时间:2025-08-03 点击次数:21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家族传承是相当重要的,而家族传承的一个“证据”就是“族谱”。此前有不少网民开玩笑称,没有人能拒绝“族谱单开一页”的诱惑,这已经显示出族谱的重要性。
       同样的,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被从族谱上除名也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太注重这些,但等到年纪大了,也会想到要“落叶归根”,这时候,家族的重要性似乎就又显示出来了。此前网上流传的一位退休副厅京官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过,从他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一点:在决不徇私和族亲关系之间,似乎是很难平衡的。
       ·山村里走出一个大学生
       宗族关系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关系,我国有很多村庄实际上也是基于这样的关系而存在的,在我国一些地方,村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一个姓,也有一些“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这其实就是一个庞大宗族,在这样的村庄里,大家有什么问题相互帮忙都是很正常的,更大程度上来说是“不得不帮忙”的,因为你今天帮助了别人,明天别人才会来帮助你,而一旦你拒绝对他人的帮助,就可能会承担“严重”的后果。网络上流传着一个退休副厅京官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位退休的京官并没有透露他的姓名,我们就暂且叫他老唐,老唐出生于一个小山村里,村里大部分人都有一些亲戚关系,族谱也是村里很重要的“财产”。
       老唐天资聪颖,读书也很努力,从小,他的读书成绩就不错,村里人也觉得,老唐将来肯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



       在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以后,老唐就成为了第一批参加高考的人,而且,他通过了当时高考这座“独木桥”,成功考上了一所北京的大学。在那个时候,能够上大学可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更别说是北京的大学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别说全家了,全村都很为老唐感到骄傲。但问题在于,老唐家中十分贫穷,就连去北京的路费都凑不出来,难道老唐就要这样放弃自己的大学梦想吗?
       就在这个时候,族长站了出来,他认为,村里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不管怎么样都要送老唐去上大学,呼吁大家给老唐“凑钱”,送老唐去上大学。就像之前所说的一样,当时村里人相互帮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村里的人你给一点钱,我给一点鸡蛋,终于凑够了老唐去北京上学的钱。
       老唐也如愿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旅程。原本这可能会是一个族亲友爱的故事,但从老唐去北京之后,事情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与村里族亲的联系逐渐减少
       北京和小山村是完全不同的地方,老唐或许也是在到了北京之后,才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家庭贫困,老唐在北京读书期间,一直省吃俭用,还要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
       因而,一开始老唐放假期间也不回家,村里人都表示理解。他们觉得,来回的路费也不便宜,老唐是带着全村的“希望”去北京的,当然应该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才算是对村里的报答。
       但渐渐地,村民们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了。因为大家听说老唐毕业了,还被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对山村里的村民来说,那就是“当官”了,这个时候,老唐居然还不回家看看,这就引起了村民们的不满。

微信二维码

1385525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