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宗亲“六招育子,严爱同行”教育心得分享
陆林,濉溪老六门支,乃字辈,80世;儿子2024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特警学院
我们有幸邀请陆林宗亲做关于育子的精彩分享,下面这六点教育心得,犹如六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科学育子的大门,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深情,值得我们每一位陆氏家长深入学习与思考。
一、规则与自律:手机管控的智慧
在如今这个手机泛滥的时代,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是众多家长面临的难题。陆林宗亲“禁得彻底,交得干脆”的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从小学到初中完全禁用,不给孩子养成爱玩手机的习惯,以阅读、运动、周末远足履行等有益方式替代,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远离手机诱惑的纯净成长环境,孩子在身边,父母也少玩手机,有助于培养孩子专注力和自律能力。高中允许带手机但到校即交,既满足了孩子与家长联系的需求,又避免手机影响学习。而全家一致的规则执行,更是避免了“规则双标”,让孩子明白自控力需要规则护航,为自觉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大人尚且难以控制,孩子玩手机一旦上瘾,如何控制?这种对规则的坚定执行,体现了陆林宗亲对孩子成长的深远考量。
二、陪伴与沟通:心灵的深度共鸣
陪伴,是教育中最温暖的词汇。陆林宗亲深知陪伴不仅是身体的共处,更是心灵的共鸣。每天放学回来,沟通一下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孩子的认知和最近的心态,及时调整。几乎每周末的出游陪伴,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拓宽了孩子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经常与孩子深度对话,讨论文章主题、社会热点等,通过提问激发孩子思考问题,培养了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家庭的支持。这种高质量的陪伴,用爱搭建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个性与激励:因材施教的艺术(找到孩子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特长和潜力。陆林宗亲敏锐地发现儿子身高突出的优势,鼓励他尝试篮球,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运动兴趣,还让孩子养成了日常和终身运动的习惯。必要时,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运动,以体促学的理念更是独具匠心,运动不仅释放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促进了身体成长和心理健康,还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身心状态。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力量。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找到适合孩子的“土壤”,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自主与责任:补课选择的平衡
补课,是教育领域备受争议的话题。陆林宗亲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主决定是否补课,孩子自己立下“军令状”,保持班级前5名,否则自愿受罚;将责任对等起来。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同时,他也强调灵活调整,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补课(如果高中成绩严重下滑,已经跟不上学习进度,适当补课还是必要的,家长及早发现和调整)。提醒家长不要盲目依赖补课,要注重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对补课的理性看待,为我们在补课问题上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五、责任与感恩:家务劳动的育人价值
家务劳动,看似平凡,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陆林宗亲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明责尽责,学会感恩。通过家务劳动,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懂得体谅父母,培养了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同时,家务劳动也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孩子未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这一做法体现了陆林宗亲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视,让孩子在劳动中成长为有担当、懂感恩的人。
六、挫折与成长:共同面对的力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陆林宗亲在孩子没学好、没考好时,没有指责和抱怨,而是与孩子共同分析原因,一起找解决办法。这种做法建立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信,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放弃、不放任,孩子也会坚持学习。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和改善,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失败中不断成长。这种积极面对挫折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陆林宗亲的这六点教育心得,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严”为骨,定下规矩,就一定要严格执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框架和规则;“爱”为魂,家长态度温和,既严格执行规矩,又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温暖。陆林宗亲作为一位父亲,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中,没有缺位,为孩子的成长注入了温暖和力量。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让我们以陆林宗亲为榜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再次感谢陆林宗亲的精彩分享,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成为更好的陆氏家长!
口述:陆林 编辑:陆武 审核:陆伟